益生菌是生活在人体肠道里的一种微生物,它可以帮助人体对抗外来细菌,刺激肠道的免疫功能,从而起到屏障作用。
在临床工作中,经常使用益生菌来调节以下问题。
1、预防或改善腹泻: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 PH值,对腹泻、便秘等肠道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;
2、降低胆固醇:已发现多种益生菌可降低胆固醇,如乳杆菌、双歧杆菌、酵母菌、肠球菌等,大量细胞试验、动物模型试验、临床试验表明,益生菌具有显著降胆固醇作用。
3、 增强免疫功能:益生菌能激活巨噬细胞、增强自然杀伤细胞(NK细胞)活性和增加免疫球蛋白特别是 IgA的水平,从而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有调节作用。
此外,益生菌还可以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,益生菌预防肿瘤的功能特性与其调节机体的免疫作用密不可分。
4、促进消化:益生菌在体内可产生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、葡糖糖苷酶等,这些消化酶的分泌和肠道的蠕动,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除开这些,益生菌的发展早已慢慢延伸到了过敏、免疫、代谢、皮肤和心理健康等领域。下面介绍一些过敏领域的优秀菌株。
1,鼠李糖乳杆菌HN001
菌株来源于美国杜邦,对肠粘膜的强粘附性,高耐酸性、高耐胆汁盐,抑制病原体,刺激肠道免疫系统实现免疫调节,增强NK细胞活性,增强细胞免疫作用,显著降低婴儿湿疹风险,降低AD患儿哮喘风险。
结果表明,与接受安慰剂的婴儿相比,接受鼠李糖乳杆菌 HN001 的婴儿具有显著降低的湿疹风险(约 50%)。这项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 HN001 能够有效降低高危婴儿湿疹发病的风险。
2,短双歧杆菌M-16V
菌株来源于日本森永,高耐酸性、高耐胆汁盐,针对花粉引起皮肤、呼吸道(哮喘)过敏症状可显著缓解。
结果表明,M-16V具有有效降低易过敏儿童患哮喘的能力,同时研究表明在M-16V处理期间,患有哮喘的儿童使用哮喘药物的比率大大减少,这表明了M-16V还能有效降低儿童哮喘的症状。
3,动物双歧杆菌Bb-12
菌株来源于丹麦汉森,对肠粘膜的强粘附性,高耐酸性、高耐胆汁盐,抑制病原体,刺激肠道免疫系统实现免疫调节。